
每一個糖尿病患者都會問:糖尿病究竟是怎麼來的?
伴隨著醫學的發展,治療糖尿病的藥物越來越多,技術也在不斷創新,然而,糖尿病不但沒有被控制住,反而發病率在逐年攀升。
這又是為什麼呢?
關於糖尿病的發病學說,很多患者已經分享到了醫學研究所帶來的碩果。
糖尿病是遺傳因素與多種環境因素作用的結果,與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免疫反應等多方面因素有關,是一組代謝綜合征。
然而,我們從傳統糖尿病教育所獲得的知識,並沒有深刻地解釋為什麼在我們今天生活的時代,糖尿病呈爆發式流行。
過去有一句話說,糖尿病是文明病。
如果有人告訴你說,糖尿病是人類文明速度太快後的一個副作用,是人類基因進化與文明發展在速度上的錯位。
你會如何看待這聽起來有幾分消極的結論,又該如何審視我們今天的生活方式?
對今天面臨的許多健康問題,如果把問題放在人類的自然進化背景下來認識,可能會有一些有益的啟示。
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應該被當作生態進化過程中的一個結果。有些疾病或症狀的產生,甚至是在保護我們的生存。
比如,我們常見的發燒,它是機體抵抗感染的機制之一。
再比如,鐮狀細胞性貧血,它是非洲和美國黑人中常見的遺傳疾病,你可知道,引起鐮狀細胞性貧血的基因可以防治瘧疾。
還有,痛風病是人類為了獲得長壽出現的一個意外結果,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有利於增加人的創造力,等等。
儘管一些醫學家不習慣於功能性假說,因為他們被灌輸只相信培根倡導的實驗科學結論。
然而,從生物進化角度建立起來的一些疾病觀念,雖然沒有經過經典的科學實驗,但是,它們已經解釋或預見了像糖尿病等一些疾病的許多問題。
在石器時代,要想獲得一個甜果子並非一件容易的事,糖和鹽在人類絕大多數的時間裡一直是缺乏的東西。
也許是甜而不得,在生物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味覺上對甜東西的渴望。
而今天糖和鹽極大地豐富在我們的餐桌上和隨手可及的零食中。
這種後果不單單是造成了齲齒的流行(在工業化以前齲齒是很少的),還帶來了許多健康方面的問題,如糖尿病、高血壓等。現代社會文明病都有共同的生活方式基礎。
不僅僅是糖和鹽,在人類早期的進化過程中,由於生產力低下,長期貧困,為適應狩獵採集的生活模式,人類在自然選擇中逐漸獲得了一種基因。
這種基因的作用是把從食物攝取的能量貯存起來,以備挨餓,所以有人形象地稱它為「節約基因」。
在今天的人類,節約基因的比例仍很高,因為,進化需要時間,而且是以千年為單位來計數的時間。然而,我們的生產力、文明發展似乎在一夜間變化了,發展速度之快,沒有給基因留出足夠的時間來適應它。
於是,在豐富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面前,「節約基因」的功能與「優越」的生活發生了衝突,節約基因非但不能幫助轉化能量,反而使其變成過剩的脂肪,引起肥胖、胰島素抵抗、糖尿病等。
人類始終生活在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的悖論之中。
美國密執安大學遺傳學家尼爾(James...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