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贊助商鏈接

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早期糖尿病足的症狀

糖尿病會引起許多並發症,其中糖尿病足病也是由於糖尿病引起的一類並發症。 了解糖尿病足病的症狀都有哪些對於我們及早的治療有很大的幫助。 早期的糖尿病足病的症狀主要表現在患肢發涼,麻木,酸脹或疼痛,遇寒加重,遇暖稍減,間歇跛行,患肢局部皮溫下降,皮膚顏色正常或蒼白,或痿黃,肢端出現瘀斑或痺點,或者患足疼痛,肌肉萎縮,皮膚乾燥或水腫;後期隨病情發展,趾端腳腿出現壞疽潰爛,創面棕灰,膿似粉漿污水,氣味惡臭,膿腐難脫,或脫後肉芽暗紅,膿水清稀,創口日久不斂。 糖尿病足的症狀不同表現可將病情發展可分為四期,第一階段:沒有臨床症狀的阻塞性動脈病變。 第二階段:出現間歇性跛行。 第三階段:出現缺血性靜止性疼痛。...
Continue reading...

怎麼判斷自己是否患上“隱形”糖尿病?

有些我們很容易就可以判斷出自己是不是得糖尿病,可是有些“隱形”糖尿病我們不容易判斷出,對於中年人來說,要怎麼判斷“隱形”糖尿病呢? 一般來講,如果中年人有下面的情況,就要引起高度重視了,因為它有可能就是“隱形”糖尿病。 ⒈皮膚發癢——全身皮膚發癢,特別是女性陰部的發癢程度更厲害。 ⒉疲倦感——即使什麼也沒幹,身體也感到很疲勞。 ⒊陽痿——據統計,男性糖尿病患者並發陽痿的高達40%~60%,特別是中年肥胖者,更應警惕。 ⒋排尿困難——據統計,糖尿病患者出現排尿困難為42.3%,中老年人如出現排尿困難,除前列腺肥大者外,應想到可能患糖尿病。 ⒌視力改變——視力減退或早年出現白內障且發展很快。 ⒍遺傳傾向——家中(父母、兄弟、姐妹)有患糖尿病的人。 ⒎周圍神經炎——表現為手足麻木,身體有灼熱或蟻行感。...
Continue reading...

專家教你糖尿病足的護理方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圍血管神經病變的嚴重並發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和能力喪失的重要原因。 因糖尿病足而截肢大大影響患者自身生活質量和壽命,還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負擔。 近幾年來,糖尿病發病率逐年提高,糖尿病足發病率也越來越高。 糖尿病足護理對糖尿病足的預防和康復非常重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圍血管神經病變的嚴重並發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和能力喪失的重要原因。因糖尿病足而截肢大大影響患者自身生活質量和壽命,還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負擔。 近幾年來,糖尿病發病率逐年提高,糖尿病足發病率也越來越高。發病主要與糖尿病的神經病變、血管病變和感染三大因素有關,糖尿病足症狀主要表現為:足部麻木變涼,出現腫脹或紫色,感覺減退、疼痛、潰瘍及壞疽,抗感染力下降,傷口癒合緩慢,有時甚至無法癒合而截肢,因此糖尿病足治療和護理非常重要。...
Continue reading...

年老糖尿病患者應多喝牛奶

人到老年,身體器官的功能因其結構的退行性改變而發生變化。 糖代謝紊亂,並伴有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 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對營養的要求也有其自身的特點。 牛奶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等多種人體必須的營養素,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是一種理想的食品。 因此,多喝牛奶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大有益助。 牛奶中含有3.3%~3.5%的乳蛋白質,它的消化吸收率可達96%。 牛奶中含有賴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等多種人體必需卻又不能在體內合​​成的氨基酸。...
Continue reading...

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應該多喝什麼?

糖尿病的患者都被醫生告知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但自己又聽其他人說又可以吃。所以現在很糖尿病患者都共同的疑惑就是「什麼東西我可以吃的?」「什麼東西我可以喝的?」下面給大家認識一下在喝這方面要注意的一些細節。 一、多喝水: 由於糖尿病人的血糖比較高,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多喝水,這樣可以將體內過多的糖分從尿中排出來。糖尿病患者不用害怕自己的多飲多尿症,這個是很正常的; 二、飲料: 現在多數飲...
Continue reading...

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

司機較正常人更容易得糖尿病

大家都知道,司機上下班不一樣,而且有客人就得拉,這樣長時間就會導致吃飯不定時,飲食很不規律。開車時,司機的精神必須高度集中,這時,身體內的腎上腺激素分泌增多,它可引起血糖增高。為了維持血糖的平穩,人體胰島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對抗腎上腺素的升高血糖作用。長此以往,胰島功能負擔“不堪重負”,從而發生糖尿病。 365糖尿病網:(患上糖尿病不可怕,最怕你不懂科學治療)365diabetes.blogspot.com 因此,有車族確實比常人發生糖尿病的機率高一些。...
Continue reading...

美國最新研究:哮喘患者易得糖尿病

據美國「健康日」網站3月20日報道,美國梅奧診所的研究人員發現,患哮喘的人得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 在對比了2400名哮喘患者和4784名無哮喘者的病例後,研究者發現,在同性別、同年齡段的人中,前者患糖尿病的風險約比後者高出30%。但另一方面,研究人員也發現,哮喘患者患風濕性關節炎和炎性腸道疾病的概率卻比非哮喘患者要低一些。研究人員猜測哮喘和炎症類疾病的關係是「相反...
Continue reading...

據墨西哥研究人員最新發現-喝玫瑰茄花茶可預防糖尿病

據墨西哥媒體近日報導,該國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具有類似胰島素功能的飲料——玫瑰茄花茶。 365糖尿病網:(患上糖尿病不可怕,最怕你不懂科學治療)365diabetes.blogspot.com 玫瑰茄盛產於西非、墨西哥南部等熱帶地區。 花在夏秋季節開放,當地人經常採其花蕊,曬乾後泡茶飲用,茶水呈玫瑰紅色,酸甜可口,已經成為墨西哥一些地區非常流行的清涼飲料。 玫瑰茄花茶——糖尿病人的福音 墨西哥科技大學生化工程系的研究人員在日常研究中發現,玫瑰茄花對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有著特殊功效。...
Continue reading...

喝酒對糖尿病人的影響

糖尿病專家提醒患者,飲酒對糖尿病控制不利。 這是因為一方面酒精損害人體胰腺,使人體內胰島素在短時間內缺乏或過量,造成血糖過高或過低。 這種情況下,糖尿病患者會出現急性糖代謝紊亂,出現高滲性昏迷和低血糖昏迷等症狀。 365糖尿病網:(患上糖尿病不可怕,最怕你不懂科學治療)365diabetes.blogspot.com 據介紹,酒精的熱量明顯高於碳水​​化合物。 含酒精濃度高的酒不含其他營養素,長期酗酒會導致營養不良,並影響肝功。...
Continue reading...

2011年3月6日 星期日

美國最新研究指出:男人愛看電視易患上糖尿病

一個星期看電視節目20個小時或更長時間的男人,比一個星期只看一個小時或不到一小時的男子,患上慢性糖尿病的可能性多了一倍。 美國波士頓哈佛公共衛生研究所對3.79萬名年齡從40歲至75歲的男子,進行了10年的追蹤調查後得出上述結論。這種病通常只發生在年過四十的超重成人身上。 調查發現,每個星期看電視2到10個小時的男子,比每個星期只坐在電視機前一個小時或更短時間的男子,患上糖尿病的風險增加了...
Continue reading...

澳洲科學家指出:糖尿病患者 每天最好走1萬步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運動與控制飲食同樣重要。澳洲墨爾本的科學家,歷時5年對592名中年參試者進行了跟蹤調查。 結果發現,在習慣久坐的參試者中,與「每天步行3000步,每週堅持5天的人」相比,那些「一改往日不良習慣,開始每天走1萬步,每週堅持5天的人」胰島素敏感度改善情況要好3倍。 365糖尿病網:(患上糖尿病不可怕,最怕你不懂科學治療)365diabetes.blogspot.com「每天1萬...
Continue reading...

英國路透社最新研究:亞洲人更需要預防糖尿病

英國路透社一項最新研究結果表明,亞裔美國人比美國白人患糖尿病的幾率高。 這一發現的調查對象是1997—2008年間參與美國政府健康調查的23.05萬名美國人。在超過12年的研究中,亞裔美國人的糖尿病發病率從4%上升至8%,而美國白人的發病率從4%上升至6%。 負責該研究的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副教授葉欣潔(音譯)表示,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基因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365糖尿病網:(患上糖尿病不可怕,最怕你不懂科學治療)365diabetes.blogspot.com具體來說,研究表明亞裔美國人的體重比白人和黑人都輕一些,但是腹腔器官周圍的內臟脂肪卻比例較高。而這種脂肪正是2型糖尿病的一個高...
Continue reading...

2011年3月2日 星期三

為什麼會患上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病因)

糖尿病足多發於50歲以後,60-70歲多常見 糖尿病作為一種代謝性疾病,對患者足部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變包括:各種神經 病變(感覺神經、運動神經和植物神經)、微血管病變、足底壓力增大、爪形趾等足畸形、血管平滑肌和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異常。這諸多的危險因素和局部病理生理的改變相互影響、共同作用,最終導致糖尿病病人足部潰瘍、損傷的形成。 365糖尿病網:(患上糖尿病不可怕,最怕你不懂科學治療)  ...
Continue reading...

糖尿病足主要症狀

症狀如下: 1.間歇性跛行,為下肢的早期表現,下肢缺血使肌肉供血不足,行走一段距離後下肢乏力,勞累及麻木。重者有小腿腓腸肌疼痛,停止行走或休息後可使症狀緩解。年老者如發生間歇性跛行時高度懷疑由動脈阻塞引起的下肢缺血。 2.休息痛,是病變的中期表現,當病變發展,下肢缺血加重,不行走也發生疼痛,稱為靜息痛。這種疼痛大多局限在趾或足遠端,夜間尤甚,臥位時疼痛加劇,下肢垂下可有緩解,夜間靜息痛...
Continue reading...

糖尿病患者穿新鞋要注意事項

專家建議:糖尿病患者穿新鞋每1小時最好休息一會 糖尿病足患者對穿鞋是有講究的,這主要是疾病的特殊需要,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要做好糖尿病足的預防工作。 糖尿病人下肢血管容易發生動脈硬化,而下肢神經的病變使血管的運動減弱,局部組織的抵抗力下降,即使是很微小的創傷,如鞋對腳部的擠壓、襪子縫線對腳的磨擦或雞眼都可能造成皮膚損傷、導致感染。因此,有10年以上糖尿病史的患者易發足部病變,輕則潰瘍、起泡...
Continue reading...

對糖尿病患者健康有益的五穀類食物

飲食問題是最讓 糖尿病 病人頭疼的,吃多了也不行,吃錯了也不行。 痛苦的是,想吃什麼吃不了,不想吃什麼必需吃。 糖尿病人吃什麼好呢? 在此討論一下飲食中常見的問題,希望能幫助大家輕輕鬆鬆地吃出健康 365糖尿病網 (患上糖尿病不可怕,最怕你不懂科學治療)小麥:功效:小麥性涼,味甘。 具有養心安神,益腎, 健胃厚腸 ,除熱止渴,斂汗,止痢等功效。 主治 糖尿病 、神誌不安、虛煩不眠、心悸怔忡、癔病、脾虛泄瀉等症。 燕麥:又名皮燕麥、雀麥、野麥。...
Continue reading...

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

亞洲婦女患上妊娠糖尿病機會較高

史丹福大學華裔學者近期研究發現,人體演化過程中,有一類基因容易導致孕婦血糖過高發展為妊娠糖尿病,亞裔之中更有過7成人口具有此基因,為所有族裔最高。 亞裔逾七成有此基因 由史丹福大學生殖生物學教授徐曉由(Sheau Yu Hsu音譯)團隊進行的研究發現,婦女身上有一類基因專門限制懷孕時胰島素的分泌,藉此維持體內血糖值,確保胎兒能夠有足夠的營養,但當血糖值維持在過高的比例時,容易導致婦女發生妊娠糖尿病。...
Continue reading...

21個小絕招教你預防糖尿病

以下小絕招由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HHS)下屬的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和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提供: 1. 開始跳舞吧; 2. 給孩子們表演一下你在他們那個年紀時跳舞的樣子; 3. 做家務的時候打開收音機聽聽音樂; 4. 和同事有什麼事要當面說,不要寫電子郵件; 5. 上樓時走樓梯,不要乘電梯; 6. 定期約朋友散步,不要只打電話; 7. 看電視時多走動; 8. 購物時,盡量把汽車停得離超市遠一些; 9. 多看看健身的電視片; 10. 乘公交車回家時提前一站下車,剩下的路步行走回家; 11. 多吃素食; 12. 去商店時盡量買一些新鮮的水果或蔬菜; 13....
Continue reading...

血糖過高徵象

徵象﹕ 1.多尿或小便頻密 2.劇渴 3.容易疲倦 4.視力模糊 5.噁心、嘔吐現象 6.神智不清 血糖過高的原因﹕ 1.進食過量食物-特別是糖類 2.不依時依量注射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 3.患病或發炎 4.當病人患病,如傷風、感冒、病菌感染或損傷等,會影響血糖升降。如不及時救治,嚴重的會引致昏迷,故此,病人當發現以上的徵兆時,應及早...
Continue reading...

血糖過低徵象

日間晚間可能產生的反應: 1.頭暈、軟弱無力、飢餓。 2.出汗、顫抖、面色蒼白、舌或唇麻木。 3.遲鈍、頭痛、行為或脾氣改變。 4.如不及時治療,這些症狀可能會發展成為。 5.動作失調,言語不清。 6.精神混亂。 7.昏迷。 晚間可能產生的反應﹕: 1.多夢、多汗 2.早晨頭痛 血 糖 過 低 的 原 因﹕ 1.注射胰島素太多或過量服用降糖藥; 2.運動量或食物不均衡。 最簡單治療方法﹕ 患者必須立即進食一些容易吸收的糖份如飲1包砂糖、半罐可樂或4塊餅...
Continue reading...

早期糖尿病有那些症狀?

如果您出現多項以下症狀,請與醫生聯繫以便進行有關的糖尿病檢查: 1. 排尿次數較以前顯著增多(尿頻) 2. 持續的煩渴 3. 體重下降 4. 經常感到疲乏、勞累 5. 視力下降 6. 手或者足部經常感到刺痛或者麻木 7. 傷口癒合非常緩慢 8. 經常或者反覆發生感染,比如泌尿系感染、癤腫及黴菌感染 9. 男性發生陽痿,女性發生陰道異常乾燥 10. 極易飢餓 11. 噁心、嘔吐...
Continue reading...

2011年2月19日 星期六

為什麼會得糖尿病? (患糖尿病的原因)

每一個糖尿病患者都會問:糖尿病究竟是怎麼來的? 伴隨著醫學的發展,治療糖尿病的藥物越來越多,技術也在不斷創新,然而,糖尿病不但沒有被控制住,反而發病率在逐年攀升。 這又是為什麼呢? 關於糖尿病的發病學說,很多患者已經分享到了醫學研究所帶來的碩果。 糖尿病是遺傳因素與多種環境因素作用的結果,與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免疫反應等多方面因素有關,是一組代謝綜合征。 然而,我們從傳統糖尿病教育所獲得的知識,並沒有深刻地解釋為什麼在我們今天生活的時代,糖尿病呈爆發式流行。 過去有一句話說,糖尿病是文明病。 如果有人告訴你說,糖尿病是人類文明速度太快後的一個副作用,是人類基因進化與文明發展在速度上的錯位。 你會如何看待這聽起來有幾分消極的結論,又該如何審視我們今天的生活方式? 對今天面臨的許多健康問題,如果把問題放在人類的自然進化背景下來認識,可能會有一些有益的啟示。 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應該被當作生態進化過程中的一個結果。有些疾病或症狀的產生,甚至是在保護我們的生存。 比如,我們常見的發燒,它是機體抵抗感染的機制之一。 再比如,鐮狀細胞性貧血,它是非洲和美國黑人中常見的遺傳疾病,你可知道,引起鐮狀細胞性貧血的基因可以防治瘧疾。 還有,痛風病是人類為了獲得長壽出現的一個意外結果,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有利於增加人的創造力,等等。 儘管一些醫學家不習慣於功能性假說,因為他們被灌輸只相信培根倡導的實驗科學結論。 然而,從生物進化角度建立起來的一些疾病觀念,雖然沒有經過經典的科學實驗,但是,它們已經解釋或預見了像糖尿病等一些疾病的許多問題。 在石器時代,要想獲得一個甜果子並非一件容易的事,糖和鹽在人類絕大多數的時間裡一直是缺乏的東西。 也許是甜而不得,在生物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味覺上對甜東西的渴望。 而今天糖和鹽極大地豐富在我們的餐桌上和隨手可及的零食中。 這種後果不單單是造成了齲齒的流行(在工業化以前齲齒是很少的),還帶來了許多健康方面的問題,如糖尿病、高血壓等。現代社會文明病都有共同的生活方式基礎。 不僅僅是糖和鹽,在人類早期的進化過程中,由於生產力低下,長期貧困,為適應狩獵採集的生活模式,人類在自然選擇中逐漸獲得了一種基因。 這種基因的作用是把從食物攝取的能量貯存起來,以備挨餓,所以有人形象地稱它為「節約基因」。 在今天的人類,節約基因的比例仍很高,因為,進化需要時間,而且是以千年為單位來計數的時間。然而,我們的生產力、文明發展似乎在一夜間變化了,發展速度之快,沒有給基因留出足夠的時間來適應它。 於是,在豐富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面前,「節約基因」的功能與「優越」的生活發生了衝突,節約基因非但不能幫助轉化能量,反而使其變成過剩的脂肪,引起肥胖、胰島素抵抗、糖尿病等。 人類始終生活在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的悖論之中。 美國密執安大學遺傳學家尼爾(James...
Continue reading...

哪些人容易患糖尿病?(糖尿病高危險群)

糖尿病高危險群 親屬有糖尿病:糖尿病似乎會遺傳。 體重過重:體重每超過20%,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病機率就倍增。一般相信過多的脂肪會阻礙胰島素的正常運作。 年齡超過40歲:隨著年紀增長,糖尿病的發病機會也相對增加。40歲以後,體力活動少,營養狀況好,工作負擔重或精神緊張者。 女性:有分娩巨大胎兒史(即新生兒出生體重大於4公斤)者或曾患妊娠期糖尿病者。 這些受到糖尿病威脅的高危人群,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生活方式,非常容易發生糖尿病。 怎樣才能使自己得糖尿病的危險降到最低水平呢? 國際上公認的預防糖尿病的措施就是至少要做到"四個點兒",即"多學點兒,少吃點兒,勤動點兒,放鬆點兒"。...
Continue reading...

糖尿病分兩類型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IDDM,第一型) 此型糖尿病病人的胰臟不生產或生產極少量的胰島素。 這一型的糖尿病過去稱為幼年發病型糖尿病(Juvenile - Onset Diabetes)。 一般在孩童以及年齡在30歲以下的年輕人最常見,必須每日注射胰島素,才能代謝利用食物。 雖然致病原因仍未明瞭,一般相信身體本身的防禦系統會攻擊並摧毀在胰臟製作胰島素的細胞。 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NIDDM,第二型) 此型糖尿病病人的胰臟,雖然多少會生產胰島素但是常常無法發揮適當作用。 因此雖然有胰島素的存在,但血糖值仍不正常。 此型通常好發於年齡超過30歲者,所以過去稱為成年發病型糖尿病(Adult...
Continue reading...

2011年2月18日 星期五

胰島素(Insulin)是什麼?

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類激素。體內胰島素是由胰島β細胞分泌的。 在人體十二指腸旁邊,有一條長形的器官,叫做胰腺。 在胰腺中散佈著許許多多的細胞群,叫做胰島。 胰腺中胰島總數約有100~200萬個。 胰島細胞根據其分泌激素的功能分為以下幾種: 1B細胞(β細胞),約占胰島細胞的60%~80%,分泌胰島素,胰島素可以降低血糖。 2A細胞(α細胞),約占胰島細胞的24%~40%,分泌胰升糖素...
Continue reading...

糖尿病的近代歷史

糖尿病自紀元前l55O年在Ebers的紙草紙抄本中,就已為人所知。 大約在2200年前寫成的中國現存最古老的醫學書「黃帝內經」中,稱糖尿病為消渴,並從遠古就被認為是一種具有虛弱、多渴及頻尿特質的疾病。 1674年Willis在英國首先指出糖尿病人的尿有甜味。 但隋朝的甄立言在公元600年寫的古今錄驗方中,已經提到消渴病人的尿甜。 1776年英國利物浦的Dobson證實甜味起因於糖類。 1815年法國化學家Chevreul指出在糖尿病病人尿液中的糖是葡萄糖。 1921年兩位加拿大的醫師Frederic Grant Banting及Charles Herbert Best首先發現可以成功控制糖尿病的胰島素。他們從狗的胰臟萃取胰島素。 最先接受胰島素治療的病人是一位男孩Leonad...
Continue reading...

血糖值多少才算正常? 英制和美制 Blood Glucose

換算方法﹕按1:18計算,如7 mmol/L  ×  18  =  126 mg/dl 或 100 mg/dl  ÷  18  =  5 . 5 mmo...
Continue reading...

什麼是糖尿病

簡單來說: 糖尿病的特點就是在血液及尿液中的葡萄糖濃度過高。 正常的情況下,身體燃燒葡萄糖提供我們日常所需的能量;為了要燃燒葡萄糖,身體需要一種由胰臟產生的荷爾蒙 - 胰島素。 胰島素的工作就是調節體內血糖。 當缺乏胰島素時,身體就無法燃燒葡萄糖製造能量,以致在血液中堆積並由尿中排出,造成「在尿中有糖」的現象。 糖尿病是一種會跟隨人一生的疾病。 糖尿病雖然無法治癒,但卻可加以控制。 糖尿病治療的主要目標就是血糖的控制,並使它維持在正常的標準...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推薦內容

  • 可以預防乳腺癌的五種食物 - 第一類——食用菌類 銀耳、黑木耳、香菇、猴頭菇、茯苓等是天然的生物反應調節劑,能增強人體免疫能力,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有較強的防癌作用。食用菌的好處還有很多。 瑞典和美國科學家最近聯合公佈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患有厭食症的年輕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險性比較低。這說明女性早年的熱卡攝入情況對後來乳腺癌的形成和發展可能有...
    14 年前

推薦內容

  • 孕婦便秘良方之蜂蜜糯米蓮藕 - 這道美食對準媽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糯米給准媽媽提供了充足的碳水化合物;鮮藕有養胃滋陰的功效; 蜂蜜有潤腸的作用,可緩解孕早期便秘的症狀。此外,蜂蜜是一種天然食品,味道甜蜜,所含的單糖,不需要經消化就可以被人體吸收了。 *蜂蜜糯米蓮藕材料**:* 蓮藕-400g 糯米-100g 蜂蜜-10g *蜂蜜糯...
    11 年前

365糖尿病網 Copyright © 2009 Not Magazine 4 Column is Designed by Ipietoon Sponsored by Dezigntuts